Skip to main content

多款環球麵食推介

麵,離不開麵粉與水,製作看似簡單,外表看似平凡,但在不同的文明卻產生出各種麵類、煮法及味道,背後蘊藏各具特色的麵食歷史文化。今趟,我們為大家揭開各國麵條的面紗,並推介多款不可錯過的美味麵食。

南、北方麵大不同    兩款中式麵食推介

在傳統的中華文化中,生日時有吃「長壽麵」的傳統,細細長長的麵線祝福壽星長命百歲。中國的麵條做法主要以地域劃分,北方的「麵」一般以小麥磨成的粉,並加入鹼水製作;南方的麵,主要把麵團壓簿,切成幼條,著重柔中帶剛,爽而不脆。至於我們經常吃的生麵,據了解,是來自廣東,以雞蛋或鴨蛋製作,麵條較幼,而且爽口彈牙。

提起中式麵,特別推介的有翡翠拉麵小籠包的招牌擔擔拉麵、水煮牛肉拉麵與蔥油乾撈拉麵。其中蔥油乾撈拉麵以大火將寸蔥煸至黃金,蔥香四溢,配以粗細一致的手工麵條,醬香味濃。

另外,麥奀雲吞麵世家雲吞麵也是不錯之選。以大地魚和蝦籽熬煮的上湯底,放上4顆鮮蝦的帶尾雲吞,加上秘製全蛋麵,湯鮮甜、蝦爽嫩、麵柔韌,一口一粒雲吞,份量剛好。

受東洋文化影響    一試難忘的台式麵食

一想到台灣牛肉麵配珍珠奶茶,就讓人食指大動,甚至好想到台灣旅遊去!為「滿足」外遊情緒,在港一嚐台灣麵會是個好方法。台灣的麵食深受東瀛文化影響,加上夜市文化,演變出地道的口味。

台灣超人氣餐廳度小月有逾120年歷史,始於1895年由做漁民的洪氏創辦,最初不設店鋪,只以「擔仔」挑住麵沿街叫賣,精緻小碗、特製的肉燥、蝦湯底屬品牌的3大特色。餐廳的招牌擔仔麵絕對不容錯過,其味道濃郁強烈,配合祖傳肉燥與蝦湯等調味,讓人一試傾心。

另一款必食台式麵,想必是翰林茶館的炭燒鐵觀音茶麵。它以台灣高山鐵觀音在高溫碳烤18小時,讓茶與麵條風味交融,口感Q彈有嚼勁。再以台式油蔥大骨湯頭引出鮮甜,搭配特色的拌麵醬料醬,濃郁噴香、茶味綿長,仿佛每口都在觸動著心靈與味蕾。

東南亞湯底、粉麵款式多樣    特色河粉、檬粉推介

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文化的原因,使得星、馬、泰、越等東南亞地區的粉麵既保留當地的特色,同時也深受中、西方文化的影響。其茂密的雨林,更孕育出各種各樣的香料,使得豐富的湯料和配菜成為東南亞麵食的一大特點。

芽莊的手切上等牛柳河粉採用鼎級牛骨、牛肉、越南香料、香葉等熬上最少10小時,湯底清亮鮮甜,河粉細寬薄滑爽。另外,餐廳的河內蕃茄蟹檬,是越南非常特色的地區湯麵之一。濃濃的番茄湯滲著鮮甜蟹肉及手打蝦肉丸,拌以爽脆生菜,好味又健康。

日本國民美食   米芝蓮一星的拉麵

日本人以愛吃「拉麵」著稱,拉麵更堪稱經典國民美食,在日本飲食文化當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拉麵在日本又名「中華麵」,據說是源自中國的麵點,後來傳入日本後迅速普及、發展。

對於拉麵迷來說,當然要向東京首間獲米芝蓮一星的拉麵店Tsuta 蔦朝聖。餐廳的招牌醬油拉麵選用來自和歌山縣經兩年發酵的特製醬油,湯底由蜆湯、魚介湯、雞湯三合一混成,並加入特製松露油及黑松露醬淆製成,湯底淡雅、鮮味十足。另一款必食之選,是黑醬味玉拉麵。它以大量豬筒骨慢火熬製,啖啖豬骨精華湯底,口感濃郁之餘,加上獨創的黑醬,混合陣陣蒜香、黑椒香、豬骨、黑椒肉碎,令人回味無窮。

意式風情    黑松露意粉

意大利粉相傳是8世紀時阿拉伯傳入西西里的產物,其配搭變化多端,由傳統的蕃茄醬烹調到現今新派 fusion菜都有。雖然我們通常稱意大利粉為 Spaghetti (直麵),但其實它只是意大利粉的其中一個分類, Pasta才是意大利麵的總稱。

想吃得有情調、甚至體驗嶄新的用餐享受的話,不妨前往最新意大利海景餐廳Palco Ristorante。餐廳的招牌巴馬臣芝士配黑松露意粉。深得城中名人熱捧的本地知名大廚Chef Ken即席於我們面前示範整個烹煮過程,把預先炒熟的意粉傾倒於原個巴馬臣芝士之上翻炒,讓每條意粉都均勻地沾上慢慢溶化的芝士上,「芝」味無窮。

麵,在不同文化裡以各種形態呈現,無論演繹出來的是簡約傳統味道,抑或是新派的湯底或調味醬料,海港城均匯聚了多國麵食,為大家提供多元化的選擇。

到此品嚐